7月12日,浙富控股 (002266.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3.96亿股,募集资金不超15亿元,投向“印度尼西亚巴丹图鲁IPP(独立电站)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巴丹图鲁水电站项目总投资额16.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2亿元。
巴丹图鲁IPP项目是典型的“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项目。今年6月,浙江省发改委了公布了浙江省“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巴丹图鲁项目就位列其中。根据公司公告,巴丹图鲁项目所需的项目融资主要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海外投资险项下安排。今年以来,包括发改委、外汇局、银监会、财政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先后发声,表示特别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产业转型升级的对外投资。浙富控股的这一海外投资项目显然就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受益者。
此前,证券日报曾刊文,有印尼当地人士向该报记者举报称巴丹图鲁水电项目造价虚高。上述人士猜测,浙富控股提高工程款的报价可能是为了从中信保处获得更多的贷款。虽然浙富控股未对此报道做出回应,报道真伪亦难分辨,但这却很好地印证了在政策层面国家对“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的扶持不遗余力。
“带路“沿线海外营收已占4成
浙富控股成立于2004年,系原水利电力部下属位于浙江杭州的富春江水电设备总厂的改制企业,2007年8月变更为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深圳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浙富控股一直致力于成套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是国内外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的主要供货商之一。上市以后,浙富控股陆续收购了临海电机、四川华都等公司,业务领域从水电拓宽至核电、油气等诸多板块。2014年,公司更名为浙富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至今。
浙富控股最新财报显示, 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2亿元,同比增长58.61%;2017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58.63%;净利润1964.26万元,同比增长218.06%。
营收构成
来源:公司财报
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于其海外水电订单的增长。据浙富控股,在国内水电建设投资放缓的情况下,公司主动调整水电发展策略,通过“海外+参股”的模式带动水电设备销售。 2016年公司新增水电订单达到25亿元,新增订单中海外订单占比超过4成。
自2008年开始,国内水电投资增速开始放缓,浙富控股承接的业务合同明显减少。中电联数据显示,虽然在2012、2013年,水电建设出现一个小高峰,但从2014年开始,水电投资规呈现连续4年下降态势。在此背景下,浙富2014、2015年营收和2013年相比均出现了明显下滑。
中电联数据显示, 2014年至2016年水电投资规模分别为943亿元、782亿元和612亿元,颓势明显。
数据来源:中电联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浙富就开始将目光放在海外市场。2009年在越南设立办事机构,同时向东南亚及周边国家拓展。东南亚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但是开发利用率较低,水电投资潜力巨大。2009年2月,浙富收到越南国家电力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为1799.32万美元,于同年8月正式签署合同,这是浙富成功签订的第一笔海外业务订单。此后,浙富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在柬埔寨、越南、格鲁吉亚成功签署海外业务订单。
除了深耕东南亚市场,浙富控股还采用“借船出海”的方式,与国内央企合作共同开发海外项目。2014年6月,浙富与中国水利水电对外公司合作,中标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及相关输变电线路工程水轮机、发电机及附属设备供货项目,合同金额2.14亿元。2014年浙富海外水电订单金额共计9.17亿元,且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电项目。
2015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浙富控股加大了海外水电业务的开拓力度,尤其是东南亚市场的开发。
从传统设备供货到海外股权投资
去年6月, 浙富控股发布公布称,拟通过其旗下全资子公司Asia Ecoenergy Development Ltd.(亚洲清洁能源投资集团,简称“AED”)以现金方式收购印度尼西亚 PT. DHARMA HYDRO NUSANTARA(简 称“DHN”)96.55%的股份,并实现间接持有 PT. NORTH SUMATERA HYDRO ENERGY (简称“NSHE”、“项目公司”) 51%股权的相关事项。收购完成后,AED、DHN 将与其他签约方共同投资开发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巴丹图鲁河流上 510MW 的 水电站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 16.68 亿美金(约合人民币 109.5175 亿元)。
浙富控股投资路径,Asia Ecoengery Development Ltd.为浙富控股海外投资主体。
次月,浙富控股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拟投资建设巴丹图鲁510MW水电站项目的议案》,同意全资子公司 AED 投资建设巴丹图鲁510MW水电站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 16.68 亿美金,资金来源为股东自有资金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海外投资险项下的项目融资。 项目建设周期为59个月,2015年12月21日项目公司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签订了购电协议,约定 购电期限为商业运营日后的30年。
此次浙富控股采取的通过收购项目公司股权,并通过介入项目投资运营带动产品销售和传统海外工程承包、设备供货的方式有诸多创新之处。
浙富控股认为,通过收购目标公司股权,探索水电业务新模式,收购完成后,此项目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还为公司向印尼及东南亚市场水电项目设备供货开启了新的契机。同时,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国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在基础设施领域电力产业,从最初的设备供货发展至目前的EP(设计-采购)、EPC(设计-采购-建设)、IPP(独立电站)、BOT(建设-运营-移交)、BOO(建设-拥有-运营)、PPP(公私合营)、并购、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
“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之间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涵盖了工业化进程的各个阶段,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互补性较强,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潜力巨大。更加灵活的投资方式,既有利于国内优势产能的输出,又可以迅速帮助目的国提高基础设施等级和工业水平。
浙富控股在今年的一季报中预测上半年净利润将会实现15%-50%的增长。正是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浙富控股海外业务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开始全面向东南亚市场转变,海外业务的增长也成功弥补国内水电项目投资建设的下滑。
在去年6月举行的“2016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浙富控股旗下浙富资本总经理姚玮预计,未来30年左右,东南亚水电市场空间将近5000亿元,且还会有持续的回报。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浙富控股将会从包括东南亚在内的海外水电项目的投资和运营中获益。
本文系晨哨并购“一带一路”海外投资系列文章,晨哨并购将选取20个中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案例,并将在2018“中国大买手”中国跨境投资并购峰会评选“一带一路”最佳投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