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APP

开年三笔收购,雀巢要做医疗健康巨头!

2022-02-25 晨哨君

2月22日,雀巢健康科学(NHS)宣布完成对胶原蛋白品牌Vital Proteins的收购。Vital Proteins是美国知名的胶原蛋白品牌。

至此,这笔宣布于2020年6月的交易终于尘埃落定。

而在此之前,2月7日,德弘资本宣布雀巢已收购植基营养品公司Orgain多数股权;同日,雀巢还宣布收购了减肥和体重管理服务提供商PronoKal。

开年两月不到,雀巢便有三笔收购消息放出,并且三项收购标的都与大健康领域息息相关。

而纵观雀巢近年来的收购与拆分,会发现它正静静展开一场变革。





Vital Proteins:营销高手

2013年, 蛋白营养品公司Vital Proteins成立。该公司以胶原蛋白产品为主打,宣传该类产品能保护关节、指甲、皮肤、头发等,是优秀的营养补给品。

该公司从普通的胶原蛋白粉为出发点,建立了高达150个单品的丰富产品线。从粉末、针剂和胶囊,到蛋白质棒、软糖、咖啡奶油和饮料应有尽有,能够适应各种使用场景和人群。



Vital Proteins部分热销产品,图片来源:Vital Proteins官网

与此同时,Vital Proteins还进行了大规模的营销。除了找到一大批明星、超模代言之外,2016年其还与美国职业棒球联赛球队芝加哥小熊队合作,而这支队伍在当年获得了冠军,打破了108年未夺冠的魔咒,这更是让作为赞助商的Vital Proteins声名鹊起。

此后,Vital Proteins更是加码营销,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参加以蛋白为主题的活动。从8000人的大型美容大会,到当地的沙滩排球比赛、铁人比赛和十项全能比赛,各类大型活动中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在此期间,Vital Proteins同样从单纯的运动营养公司,扩张为涉足体育、美容美体、消化等领域的综合营养食品公司。

虽说胶原蛋白补剂的保健作用一直饱受争议,但质疑声并没有阻碍Vital Proteins取得巨大的成功。该公司在胶原蛋白领域始终具有主导地位,从零售到在线的每个销售渠道中都保持着美国市场第一的份额。其产品在美国与欧洲35000个零售柜台销售,在产品上市后仅4年,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便已经飙升至1亿美元以上。

于是在2020年6月,致力于发展健康领域的雀巢选择出手收购这家欣欣向荣的公司,也成为了合理的举动。

在今年正式宣布收购完成以前,Vital Proteins实际上已经以“雀巢全资子公司”的身份进行宣传,并在雀巢健康的推动下上线了中国市场,可见雀巢对这家公司的看好。

不过相比之下,在雀巢对健康领域的数次出手中,Vital Proteins只是规模较小的一笔。






雀巢的并购之路

在雀巢的发展历程中,并购一直是其开拓新领域的重要手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了摆脱一战过后的亏损,雀巢放弃了在奶粉领域一条路走到黑的尝试,转而果断进行多元化尝试,在推出开创性产品之余,该公司还进行了大量并购,在调味品、罐头食品、酸奶生产等领域不断拓宽产品类别。

大量并购给雀巢带来了高速的发展,也让该公司尝到了这种增长方式的甜头。此后数年间,其以平均一月一笔的速度进行收购,终于打造了拥有2000余个品牌的雀巢帝国。

行业内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直到今天,雀巢董事会给自己定下的发展战略仍是“2/3靠并购,1/3靠内部增长”。

不过虽然同是并购,但自2017年以来,雀巢正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

2017年,Mark Schneider刚刚担任雀巢首席执行官便投身于维生素和补充剂领域,以23亿美元收购Atrium Innovations Inc。

2019年,雀巢收购个性化定制维生素公司Persona。2020年,其收购Allergan旗下胃肠病药物Zenpep、营养科学公司IMHealthScience和食品过敏治疗公司Aimmune Therapeutics。

2021年8月,雀巢更是豪掷57.5亿美元,从KKR手中买下营养产品公司Bountiful,一举拿下Nature’s Bounty(自然之宝),PureProtein(普丽普莱),MET-Rx(美瑞克斯),Solgar,Osteo Bi-Flex,Ester-C以及Dr.Organic等多个营养品品牌。

在2022年开年的三笔并购,更是说明了雀巢的态度:在布局大健康领域方面,它可一点都不嫌多。

而在大规模收购的同时,雀巢还在不断出售资产,大刀阔斧地砍去与其新发展方向不符的企业。

从2018年起,该公司先后出售美国糖果业务、嘉宝人寿保险公司、皮肤健康业务、美国冰激凌业务、熟食品牌Herta 60%股份、银鹭花生奶和罐装八宝粥在华业务等。一边在买,一边在卖,雀巢的业务肉眼可见地变得“健康”了起来。

那么更健康的业务,能给雀巢带来更美好的发展吗?






雀巢布局大健康:激进且稳健

2021年,雀巢总销售额为871亿瑞郎(折合人民币约6142.89亿元),同比增长3.3%。

其中,雀巢健康科学销售额达48.22亿法郎,实际增长率达13.4%。

显然,雀巢在剥离大量业务的情况下能获得如此增长,与其在营养健康领域的投入分不开关系。

而另一方面,纵观雀巢近年来的一系列收购标的,我们会发现其虽然收购的公司颇多,动作看似激进,但从扩张的具体方向来看却很是稳健。

一众标的中,Atrium、IM HealthScience、Bountiful、Orgain、Vital Proteins均为营养食品、补剂公司,本质上也是消费品,与雀巢的食品消费其实偏离不多。依靠着这些收购,雀巢不断巩固自身在营养品方面的龙头地位,并逐渐占领更多市场。

而相对偏门的体重管理服务提供商PronoKal、胃肠病药物Zenpep和食品过敏治疗公司Aimmune Therapeutics虽然在产品性质上更严肃,但也都聚焦于“吃”,围绕着饮食与代谢相关的疾病展开,与雀巢当前的业务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并能形成互补。

雀巢在大健康领域的大胆探索,实际也是建构在其食品行业的丰富认知之上的,并没有过于“跨界”。

因此,雀巢的跨界兼具激进与稳健的特征。

如果尝试受阻,对应板块增长缓慢,其可以将健康业务缩回到营养食品的范畴内,也不会出现太大损失。

而如果尝试继续获得成功,雀巢便可以将成熟药物Zenpep和产品在2021年初产品获批的Aimmune Therapeutics作为跳板,尝试成为一家真正的医药健康巨头。

长按二维码关注晨哨并购
0
取消

写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