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APP

贝恩生命科学投资的首家公司,被诺和诺德33亿美元买下,RNAi的好日子来了?

2021-11-19 晨哨君

来源 | 晨哨并购


作者 | Kevin


11月18日,Dicerna制药宣布与跨国医药巨头诺和诺德 (Novo Nordisk,NVO.US)达成一项最终协议。根据协议,诺和诺德将以33亿美元收购Dicerna,预计该交易将于2021年第四季度结束。

Dicerna是一家专注于研发试验性RNAi(RNA interference,即RNA干扰)治疗药物的生物医药公司,自2019年以来,诺和诺德和Dicerna一直是研究合作伙伴。

实际上,Dicerna在研发上的“盟友”不止有诺和诺德。这家成立14年的公司,还曾与勃林格殷格翰(BI)、罗氏(Roche)、礼来(Lilly)、Alexion(已被阿斯利康以390亿美元收购)、Alnylam等顶尖跨国药企展开合作,堪称“大厂宠儿”。

这家公司因何得到那么多头部药企的青睐?诺和诺德本次花费33亿美元收购,又展现了其怎样的方向变化?






Dicerna:巨头们的“宠儿”

2007年,Dicerna正式成立,该公司的核心技术由贝克曼研究所的John Rossi和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的Mark Behlke创立,是一种利用基因沉默效应中的关键酶——Dicer酶底物进行基因表达调控的RNAi技术。

成立的同时,该公司还宣布完成了1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次年,其A轮融资得到扩充,达到2140万美元。

2010年,公司获得2900万美元B轮融资;随后在2013年,公司完成6000万美元C轮融资,并在2014年成功上市。

而在2017年,公司还获得了一笔7000万美元的融资,由贝恩资本生命科学基金(Bain Capital Life Sciences)领投,并成为了该基金成立以来投资的第一家公司。

不过比起资本市场上的成功,Dicerna在医药企业合作中获得的认可更为引人注目。

2010年,公司成立之初便与Kyowa Kirin(协和麒麟)、Ipsen分别达成研究合作,开发内分泌学和肿瘤学的新治疗药物。

2017年,勃林格殷格翰投入2.01亿美元与Dicerna达成合作,从而将 Dicerna的RNAi 技术平台添加到其用于治疗心脏代谢疾病的工具组合中。

2018年,礼来宣布与Dicerna展开合作,共同研发多款药物。根据双方协议条款,Dicerna Dicerna最高能获得37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收入。

同年,Dicerna与Alexion展开合作,Alexion制药公司应用Dicerna制药公司的GalXC™平台来发现和开发RNA干扰(RNAi)疗法,以治疗补体介导的疾病,通过合作,Dicerna可能获得超过6.37亿美元的收入。

2019年,罗氏与Dicerna达成协议,对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的 DCR-HBVS进行开发和商业化合作。Dicerna获得2亿美元的初始预付款,并且可能有资格获得最多额外的 14.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也在2019年,诺和诺德与Dicerna达成合作,双方利用Dicerna专有的GalXC RNAi技术平台,共同开发用于治疗肝脏相关心脏代谢疾病的RNAi疗法。诺和诺德预先支付了 1.75 亿美元,并承诺在合作的前三年结束时支付 2500 万美元,外加高达 3.575 亿美元的里程碑费用。

2020年,美国RNAi技术龙头Alnylam和 Dicerna达成合作,双方就ALN-AAT02和DCR-A1AT,开展一项α-1抗胰蛋白酶(A1AT)缺乏症相关肝病(α-1肝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合作。此外,两家公司还为其治疗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H)的lumasiran和nedosiran的研究计划达成了各自知识产权的交叉许可。

在与大量顶尖药企的合作当中,Dicerna建立了相当有竞争力的研发管线,并逐步证明了公司技术平台所具有的价值。



Dicerna研发管线,图片来源:Dicerna官网

2020年,Dicerna与礼来合作开发的RNAi基因疗法新药申请获授权,该授权的通过触发了礼来向Dicerna的10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

而就在一周以前,Dicerna与礼来的里程碑付款再度触发,礼来又将向 Dicerna 支付两笔数百万美元的款项。

那么Dicerna所掌握的RNAi技术,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能引得巨头们慷慨解囊呢?





RNAi:泡沫成真

1998年,Andrew Fire和Craig Mello发现RNAi机制。2006年,两人因这一研究被授予诺贝尔奖,RNAi研究的第一轮热潮由此开启。

RNAi,即RNA干扰。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可以使目标mRNA失效,阻止基因翻译,从而将对应基因“沉默”以达成基因调控的技术。



RNAi原理简介,图片来源:Alnylam官网

换句话说,在理想的情况下,RNAi可以让目标疾病相关基因沉默,从而靶向性地治疗包括肿瘤、免疫疾病等各类疾病。

研究获得诺贝尔奖后,RNAi相关技术被视为充满希望的下一代医疗技术之一,得到了众多药企的关注,资金迅速涌入这一领域。

然而在此后几年,RNAi技术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这一疗法在临床中治疗效果不及预期、给药效果不理想,并且脱靶效应明显,会造成严重副作用。因此在2010年,随着诺华、罗氏先后退出,曾经红极一时的RNAi技术逐渐冷清。

但在泡沫破裂之际,还是有许多公司坚持了下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是如今的RNAi龙头Alnylam,另一个便是Dicerna。

而在经历多年的技术改进与递送方法研究后,RNAi技术卷土重来。

2018年, Alnylam和赛诺菲旗下Genzyme合作的一款用于治疗hATTR淀粉样变性的疾病的RNAi新药patisiran(Onpattro)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RNAi药物。

以此为起始,沉寂许久的RNAi领域终于迎来了爆发,四款RNAi药物相继上市的同时,该技术还被认为是带来乙肝功能性治愈的重要希望,受到了业界的重点关注。

RNAi技术逐渐迎来收获期,Dicerna正成为受益者之一。

而诺和诺德,也想要搭上这辆顺风车。



诺和诺德求变

2012年,FierceBiotech评选了10大新一代生物技术平台,Dicerna依靠着DsiRNAs被选中,与被赛诺菲48亿美元买下的纳米抗体公司Ablynx,以及当下讨论度极高的Bluebird bio同列一席。

而如今,由这一技术平台发展而来的GalXC和GalXC-Plus,将被诺和诺德收入囊中。

2020年,诺和诺德销售额达1269亿丹麦克朗(约合12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净利润421亿丹麦克朗(约合41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

这样平稳的增长,对于已经有数款核心产品专利到期的诺和诺德,实属不易。



诺和诺德糖尿病药物专利情况,图片来源:诺和诺德2020年报

作为一家以糖尿病产品销售占公司营业额81%的医药公司,诺和诺德不仅核心产品专利已经到期,胰岛素、GLP-1药物的全球竞争也开始走向白热化。

在糖尿病领域,诺和诺德仍在持续加码,不断推出新的更长效、安全的产品。今年3月,其还参与了Glooko 3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从而加强公司通过互联网、APP进行糖尿病服务的能力。

但诺和诺德也意识到,想要靠糖尿病产品获得高速增长,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因此,该公司正对新一代生物科学技术平台进行持续加注。

2020年,其以20亿美元收购Corvidia。该公司致力于利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分析心血管和肾病患者携带的基因变异,并开发出针对这些基因变异的个体化精准疗法。

而在今年7月,诺和诺德宣布与Prothena达成最终协议,收购Prothena处于临床阶段的在研抗体PRX004和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研发项目。

诺和诺德正在转型,以求摆脱深度依赖糖尿病产业的老状态。本次收购Dicerna,便是它的又一次尝试。

而RNAi疗法正逐渐火热,只差一个真正的“重磅炸弹”级药物,便能驱使人们再度涌入到这个被冷落的领域。

曾经退出这一领域的诺华,正尝试与Alnylam“重修旧好”,市场上已有收购的消息开始流传。

再看国内,圣诺生物今年7月完成E轮融资,舶望制药4月融完天使轮,这一领域的公司仍屈指可数。

新一代医疗技术中,mRNA技术已经充分证明了自身的价值,RNAi能否成为下一个翘楚?

如果RNAi终将迎来爆发,那么谁又将成为这个领域的Moderna、BioNTech,以及辉瑞?

让我们拭目以待。

长按二维码关注晨哨并购
0
取消

写评论

发布